前言
随着海上风电市场的成熟,近几年欧洲开始采用负向竞标模式(Negative bidding),负向竞标意旨开发商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以获得风场开发资格,丹麦及荷兰皆转向负向竞标,而德国亦计划于今年度开放的风场招标当中转换竞标模式。
首次采用负向竞标的风场
荷兰 2021 年开放竞标之 1.4 GW 风场当中,亦将采用负向竞标的概念,新增加分机制,开发商得透过支付 5000 万欧元(约人民币 3.5 亿元)来提高竞标评比的分数,预计占评分的 10%。
风场选商发展
趸购制度(Feed-In Tariff, FIT)
风场开发初期,为了提高投入海上风电的诱因,通常采用的是趸购制度,政府将借由长期性合约提供开发商高价收购的奖励机制,由于具有长期合约之特性,除了可以降低投资者的风险,让融资更加顺利外, 也能保障海上风电的长期发展。
电价差额补贴(Feed-In Premium, FIP)
政府会给予业者在电力市场售电的溢价补贴,根据市场价格走势,给予固定或是设有上下限的溢价补贴,由此一来能在保障风场的同时促进再生能源的自由竞争。 其中 FIP 制度又分下列两种:
-
溢价固定型 FIP(Constant Feed-in Premium):无论市场价格多少,皆给予固定的溢价,若设定上下限, 则可将变动风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与市场价格连动
-
溢价变动型 FIP(Sliding Feed-in Premium):设定固定的市场价格和溢价之总和,溢价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改变,市场价格越高,溢价越低。 如果市场价格超过设定值,则溢价为 0;反之市场价格低于此设定值,则提供溢价之补贴
竞标模式
随着海上风电发展的推进,开发商数量越来越多,风场从趸购制度走向市场机制,改采用竞标的方式来争取风场开发资格。 在竞标模式前期,政府通常会订定竞标上下限作为保障,或是开放风场申请补贴。
之后则进入无上下限之竞标模式,这时风场通常以零元得标,再径行与企业签订企业购电协议,InfoLink 认为绿电需求大涨,台湾第三阶段竞标有机会迎来零元竞标。
负向竞标可能使融资更加困难
Thor 风场装机容量为1000 MW,以 2021 年丹麦的平均电价每度 0.1485 欧元(折合人民币约每度电 1.05 元)来计算的话,当年所需支付之差额费用为 6.45 亿欧元(约人民币 45.7 亿元),远高于差价上限 3.76 亿欧元,因此 InfoLink 预估,RWE 有机会于第一年支付完负补贴,之后即进入完全市场机制。 许多学者并不认同此转变,额外的成本极高机率最后会反映在电价或是供应链上,进而造成人民的压力,或使供应链技术成长速度减慢; 根据 InfoLink 估算,负向竞标机制将使 Thor 风场的资本支出增加 13% – 15%,度电成本增加 10% – 11%,考量风场是以近乎零元竞标,在尚未签订 PPA 之前,风场投资的风险是很高的,因此成本的增加有可能会连动影响银行融资的利率。
至于荷兰以缴入场费的方式让开发商付 5000 万欧元之风场开发费用,InfoLink 估计将使资本支出增加约 2%,度电成本增加 1% – 2%。
结论
在风场发展成熟的情况下,负向竞标确实是有可能的转变,然而各国政府应考虑自身国家的度电成本,负向竞标之所以在丹麦可行是因为丹麦本身风场条件优渥,在离岸风电的发展较早,度电成本亦较欧洲其他国家来得低。 InfoLink 亦认为在竞标机制的转换阶段,先以荷兰一次性缴纳开发费用之方式,并且较低的金额,开发商的接受度可能会较高。
加入我們
本文仅向订阅者提供。 立即注册以获取所有区域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