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作者 Annie Chang
更新日期 November 03, 2022

2022 年可以说是日本海上风电发展的开端,首先是商业规模案场问世,秋田港与能代港湾风场将如期商转。 再者是政策方向逐渐明确,日本政府已于 9 月指定 3 个新促进区域,同时指定了 5 个候选区域和 11 个准备区域,待竞标规则明朗,第二轮竞标预计于 2023 年重新举行,并目标每年释出 1–1.5 GW的装置容量。 

日本2021-2030離岸風電安裝量預估

2022 年累计安装量预估为 204 MW,2025–2026 年间,若当前施工中的风场全数完工,将达 513 MW。 考量第一轮竞标中并无特别着重并网时间,加上现环境评估过程冗长,三菱旗下的三个风场目前还在环评审查阶段,预计将于 2028–2030 年陆续完工。 基本及乐观情境下,日本当局若能积极解决环评冗长的问题,以及调整竞标规则,提高并网速度的配分,第二轮竞标的八峰能代风场将于 2026 年完工,2027 年开始每年稳定有 1-2 GW 的成长动能,预期基本情境下日本 2030 年累计装机量 6.7 GW,乐观情境上看 7.2 GW。 

然而悲观情境下,如日本未能改善上述问题,八峰能代风场将于 2027 年完工,后续每年预估仅有 3–4 个风场完工,2030 年累计装机量才接近 5 GW。 有别于其他市场,日本并无明确的达成目标,在装置容量的部分仅规划 2030 核准10 GW 的风场,InfoLink 认为日本目前的发展较为保守,约 2026 年后才有大幅进展,以下将分析日本当前所面临的挑战。
 

第一轮竞标制度偏价格导向

2021 年 12 月日本公布海上风电第一次竞标结果,三菱以低价得标三个风场,其中最低得标价格为由利本庄风场的 11.99 日圆/度(折合人民币约 0. 6 元/度)。 这次竞标引起不少争议认为定价掩盖了其他重点,尤其日本当前重视的是如何加快海上风电的进展,不应该让价格成为竞标的主要决定因素。日本政府因此决定暂停第二次竞标并调整竞标规则,日前公布的草案规划当中,有些规范其实与台湾的区块开发有些相似,下图为台湾区块开发及日本第二轮竞标规则草案比较。

台日離岸風電競標政策比較

可以看到日本亦有竞标价格范畴及获配容量上限等限制。 其中针对第一轮竞标发现的弊端,日本拟透过地板价的设立来降低价格对于竞标的影响,若投标价格低于该地板价,一样只能获得 120 分的配分上限。 日本设定获配容量上限为 1 GW,相比台湾较能创造规模经济,尤其亚太市场未来几年竞争激烈,足以吸引外国开发商投资的案场规模将至关重要。 另外日本拟在营运可行性的 120 分当中,更加着墨于风场并网速度。 

日本预计于 2022 年底释出修订后的竞标规则,并于 2023 年恢复竞标。 第二轮竞标虽然已经推迟七个月,但新的规则有机会加快风场建设速度。 
 

环评过程过于冗长

日本風場開發流程

第二个挑战是环评冗长的问题,在日本目前的规划中,选定风场开发商过后将进入环评程序,审查过程总共分为四个阶段(配虑书、方法书、准备书及评价书),并且在每一个阶段皆需要照会一般住民、经济产业省、环境省以及地方自治团体,最后再经由开发商依据各方意见汇整报告,方可进到下一阶段。 

日本風場環評流程


光是前期的审查最长即耗时两年,实际的调查更是费时的工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及成本,预计整个环评阶段需要 4–6 年来完成。 若依照现在的程序,日本恐怕 2038–2040 才能完成所有核准的 10 GW 风场。 
 

结词

日本海上风电发展设立的目标包括

  • 低价:2030–2035 年固定式发电成本降低至 8-9 日圆/度(约人民币 0.4 元/度 )
  • 国产化:供应链 60% 在地化
  • 快速成长:2030 年 10 GW、2045 年 30-45 GW

在降低成本的部分,日本可以提高风场容量上限来确保风场的规模,才能创造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进而提供本土开发商投入海上风电产业的动机,同时日本也需要加快脚步拟定国产化政策来扶植在地供应链。 而待日本放宽环评程序使风场开发流程更顺畅且快速,自然能够加快日本海上风电的发展。 不过对于一个新兴市场来说要三项目标同时进行是很困难的,InfoLink 认为在碳中和的压力下,日本当前应先以发展为重点。 而在本土供应链的建立上,可以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保有一定的弹性,由开发商评估合适的项目进行国产化 ,类似于台湾产业关联政策当中「加分项目」的概念,由此一来能增加开发商与本土供应链合作的积极度,也可以避免在过于困难的项目当中钻牛角尖,因学习曲线拖延了市场发展。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 ,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