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作者 Keira Zhang
更新日期 November 18, 2025

政策背景

自 7 月 1 日廉价家用电池补贴计划(Cheaper Home Batteries Program)正式实施以来,澳大利亚户储装机量显著攀升。此政策的推出,源自澳大利亚工党推动清洁能源转型的一贯主张。在能源发展路径上,执政的工党与主张核能的反对党(自由党和国家党联盟)存在根本分歧。工党始终将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作为执政核心,此次户储补贴正是其政策理念的具体延伸,不仅强化其支持清洁能源的政党形象,也兑现了连任前的竞选承诺。此外,工党倾向于以公共投资引导经济和产业方向,例如本次 23 亿澳元的户储补贴及此前针对铝业的 20 亿澳元补贴,均体现了其通过公共支出推动政策目标的执政风格。
 

政策内容

251118_InfoLink_Emerging market-Australia_cn1
注:STC (Small-scale Technology Certificate),CEC (Clean Energy Council),VPP (Virtual Power Plant)


实际补贴金额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电池系统的可用容量、政策规定每千瓦时可用容量对应的 STC 数量,以及 STC 的市场交易价格。具体而言,首先需确定电池实际可用容量,根据安装年份对应的 STC 数量及 STC 实际交易价格计算得出具体补贴额度。如可用容量为 8 kWh 的电池系统成本为 10,000 澳元,其在 2025 年可获得约 2,976 澳元的补贴,约占安装电池成本的 30%。下表为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基于预设的 STC 数量以及 STC 估值价格为 40 澳元情况下,对每千瓦时可拿补贴进行的估算。(未来还需以当下 STC 实际交易价格为准)

补贴金额=可用容量 × 对应年份 STC 数量 × STC 价格
2,976 AUD=8 kWh × 9.3 × 40 AUD
251118_InfoLink_Emerging market-Australia_cn2
 

政策影响

补贴实施后澳大利亚户储装机量增长迅速,据 InfoLink 统计,仅三季度装机量已突破 1 GWh,约为去年全年总量的 1.7 倍,显示出政策对终端用户的强效激励。预计 2025 年澳洲户储新增装机量将接近美国,成为全球户储市场主要增量。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产品也因安全隐患被召回,这也为行业敲响警钟,追求市场扩张的同时必须将产品安全置于更高优先级。

据公开信息披露,自 7 月 1 日至 10 月 21 日,注册系统的平均容量已由最初 15-20 kWh 区间逐渐提高至 20-25 kWh 区间,甚至单台容量突破 30 kWh。可见此次补贴政策的设计与电池可用容量直接挂钩,电池可用容量越大,则补贴总额越高,虽总成本增加但意味着单位容量成本一定程度上的下降。同时,更大容量的电池意味着其作为“灵活性资源”的价值更高,在补贴政策对 VPP 功能的强制要求下,一旦 VPP 商业模式成熟,这些电池系统不仅能通过峰谷套利获得更高电费收益,并且可以作为电网的“优质资产”,通过提供调频等服务获取额外回报。这两点直接刺激终端用户逐渐倾向于较大容量的电池系统。
 

政策可持续性

由于补贴从政府预估的 2025 年约 372 澳元/kWh 逐步退坡至 2030 年约 188 澳元/kWh,将进一步促使大量终端用户提前安装,那么 23 亿澳元补贴大致多久消耗完,以下基于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公开数据及部分关键假设,对补贴消耗完毕时间进行了初步预测:

关键假设:每套系统为 18 kWh,STC 取 2025 年和 2026 年均值 8.9

  • 每套补贴=18 kWh × 8.9 × 40 = 6,408 澳元
  • 补贴支持总套数=23 亿澳元 ÷ 6,408 澳元 ≈ 359,000 套
  • 乐观情景下,假设每月安装 25,000 套,预计补贴将在 2026 年 9 月中旬左右耗尽;
  • 保守情景下,假设每月安装 20,000 套,预计补贴将在 2027 年 1 月初左右耗尽;

以上基于静态参数的估算仅供参考,现实层面还需考虑其余一系列潜在因素。如虽当前增速远超预期,但随 STC 数量逐年减少,可能抑制后期需求;若 STC 市场价格高于 40 澳元,补贴可能消耗更快;加之不同州层面若有相关补贴出台,政策叠加情况下可能进一步刺激需求。
 

现阶段看,尽管当前补贴有可能提前耗尽,但在工党致力于能源转型的战略框架下,未来不排除在补贴耗尽后出台类似针对性的支持政策;但其具体形式与规模仍需结合未来财政状况与选举政治等现实因素综合判断。

储能新兴市场需求数据库

洞察储能市场脉动,把握海外布局关键先机

Learn more
储能新兴市场需求数据库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 ,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