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作者 Albert Hsieh
更新日期 September 03, 2021

2020年開始,光伏供應鏈中的矽片、電池片與模組展開了巨量的擴產,但受制於資本投入與產能爬坡緩慢等因素,最上游的矽料產能擴張速度明顯慢於下游。上下游的產能錯配下,多晶矽開啟了價格上行通道,在六月時更是突破了每公斤200元人民幣(約27.5元美金)大關。時序進入下半年,上市企業紛紛公佈上半年財報。受惠於多晶矽價格上漲,多晶矽生產廠家繳出了亮眼的財務成績,本篇將以今年子公司成功在中國上市的大全新能源財務報告來解析近期與未來的多晶矽產業走勢。

透過大全新能源的公開資料,多晶矽的單位銷售均價在2021第二季來到了每公斤20.81元美金的高價,相較去年同期的每公斤7.04元美金成長了196%,七月到八月更是成長至每公斤26-28元美金的歷史高價。多晶矽價格一路往上創高,但是成本卻沒有明顯的變化,單位現金成本從去年第二季的每公斤4.87元美金上漲至每公斤5.41元美金,漲幅約11%,主要受到近期電費上漲影響,以及同樣受到缺電影響導致原材料工業矽供應較短缺,但原材料短缺可能只是暫時性影響。在價格上漲幅度遠超成本的狀況下,導致毛利大幅提升,來到了68.7%(另一家已公佈財報的通威股份在矽料的毛利率也來到69.4%),而去年同期僅有17%。

目前多晶矽需求仍旺盛的狀況下,大全認為目前的高價有機會維持到年底,而成本可能受到上游原料價格影響小幅成長約1%,因此三季度的毛利潤仍將再度明顯提升。高毛利也讓今年以來中國的一線廠家多維持在滿產甚至出現超產的狀況,二線與海外廠家也趁火熱的市況提高開工率來提高營收。強勁的下游需求與高開工率下,大全新能源在第二季的生產與銷售量也來到了歷史高檔的2.1萬噸,價格與銷售量齊升的加乘效果下,營業利益率與淨利率也成長到66.3、55%,相較去年的8.1、1.8%大幅度成長,而全年的產出也在高檔的開工率支持下上修到8.3萬-8.5萬噸。

N型矽料生產部分,目前因下游客戶的需求仍然不高,大全每月供給主要客戶的量約在600-800噸,因需求較小所以價格只比P型矽料高約每公斤2元人民幣,成本則是每公斤多1-2元人民幣。大全表示目前技術可以將N型矽料產出比重提升到3-4成,若是未來下游需求進一步提高,將可以提升到7-8成,未來N型矽料的發展仍是取決於下游的需求擴張。
 
大全新能源生產資訊
Source: DAQO NEW ENERGY Q2 Financial Results Presentation

大全新能源生產資訊
Source: DAQO NEW ENERGY Q2 Financial Results Presentation
 
多晶矽價格的漲幅在六月時已經到達今年頂峰,下游調降開工率導致庫存讓價格開始小幅下降,但是在終端需求於下半年開始發力的預期下,模組廠在八月時開始提高開工率,增加了對矽片、電池片的外採需求,讓矽片與電池片在近期成功漲價,也使矽料廠家有更多的價格談判空間。九月到十月間下游提升開工率,矽料再次出現供應緊張而調漲價格,但因目前模組價格已經逼近極限的每瓦1.8元人民幣關卡,為了不再衝擊終端需求,調漲幅度已難見今年上半年的飛漲態勢。

InfoLink預估在十月後將因為終端需求不如供應鏈實際產出,各環節出現庫存積壓後開始降價,倒逼矽料價格下調,以及年後需求轉弱後供過於求的預期心理,矽料價格將在年底開始出現跌價的趨勢。

未來多晶矽生產廠家是否可持如此優異的財務成績取決於廠家間的擴產速度,因為從去年以來多晶矽的高額利潤吸引了眾多廠家規劃產能擴張,且都將新規劃產能建立在沒有貿易壁壘風險的非新疆地區。大全預估2022年全球將新增18-22萬噸矽料產出,矽料的總產出約可以供應240-250GW的下游模組,超過2022預估需求的200-210GW。超額供給將開始壓低多晶矽價格,大全預估2022上半年多晶矽價格將下降至每公斤150元人民幣,下半年則是每公斤130元人民幣。

大全產能3.5萬噸的4B廠將在今年底開始試產,並預計在2022年達滿產,2022整體產出將增加4-5萬噸,整體產能來到12.3-13萬噸,擴產帶來的規模經濟有機會為明年帶來約2-5%的降本空間。

大全未來也將持續尋找新的擴產地點,包括了新疆之外的青海、內蒙或是山西,除可以降低風險外也更接近下游的矽片客戶,降低運費的成本。大全預計未來擴產將分兩階段進行,擴產總規模可能達20萬噸,包括了1,500噸的半導體級多晶矽。預計2024年產能將達到27萬噸,將多晶矽市占率維持在約20%。同時也為了確保上游原材料的來源,大全也正在評估未來投入工業矽的生產或是進行投資,規模預計達30萬噸。

除大全新能源外,其餘的一線廠家如通威永祥、新特能源等都規劃了巨量的擴產,還有其他新進廠家如麗豪半導體和寶豐能源等。若是這些規劃中的產能全數如期釋放,2025年的多晶矽產能將突破200萬噸,換算後可提供超過700GW的模組,將遠超過終端需求,價格戰可能將再次發生。大全認為未來多晶矽產業的競爭重點將是矽料的品質與成本結構,例如生產地的電價影響等。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 ,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