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光伏海關數據分析報告
化繁為簡 月度更新 供需動向 一覽無遺
根據 InfoLink 的調研,22025 上半年前五大電池片供應商的全球總出貨量約落在 87.8 GW,相比去年同期增長約 12.5%。
前五排名部分,通威股份在 2024 年奪得電池片全年第一後,2025 上半年出貨量仍穩居全球首位。不僅擁有全球最大的電池片總產能,光伏業務亦持續向其他環節拓展,並藉由海內外管道優勢,進一步強化其市場領導地位。
本次第二名為中潤光能,作為行業深耕已久的老牌電池廠,憑藉靈活的產品佈局,精準覆蓋主流市場需求與細分領域。2025 上半年,其中國生產基地仍持續出貨 PERC 電池片,同時持續推進技術路線升級與產品迭代。此外,寮國基地作為全球貿易環境大幅變化前的最佳輸美路徑之一,亦為中潤光能帶來可觀出貨量。
英發睿能上升至第三名,透過前瞻性的排產與經營策略,有效把握市場機遇,N 型電池片出貨量更是於上半年達到全球前二。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起與隆基綠能展開 BC 電池技術合作後,英發睿能已於今年二季度開始推進 BC 電池片出貨,成為全球第一家外銷 BC 電池片的專業電池廠。
捷泰科技位居第四,作為最早進行技術迭代的廠家之一,其 TOPCon 產品穩固佔據市場份額,並在海外市場對 TOPCon 電池片需求激增下,成為海外客戶的首選品牌之一。同時,捷泰科技正積極佈局中東非電池片項目,除滿足當地市場需求外,亦能輻射周邊市場,可望再度擴大海外占比優勢。
第五名為愛旭股份,近年來逐步將業務重心轉向模組領域,並專注於 BC 技術的發展。目前其 BC 電池主要用於自家模組產品,因此未納入電池片出貨統計中。不同於國內多數電池片廠家,愛旭股份並未大規模轉往 TOPCon 技術,上半年 PERC 仍是其電池片出貨主力,P 型電池出貨占比仍高達 70%,展現其獨特的發展策略。
本次榜單中的五家企業,上半年總出貨量達 87.8 GW。其中,TOPCon 電池片作為當前最普及的技術路線,出貨占比則已達到 88.3%,PERC 電池片出貨占比則約為 11.2%,而 BC 電池片由於在初步發展階段,其出貨占比仍不足 1%。
而從上半年出貨量的尺寸來看:18X P (182~182.2mm/182~183.75mm)的出貨量約為 8.2 GW,占總出貨量比例約為 9.4%;而 210P 因產品需求已大幅退坡,上半年出貨量僅剩 1.6 GW 左右,占比約為 1.8%。
18X N (182~182.2mm/182~183.75mm) 尺寸出貨量約為 38.7 GW,占總出貨量比例約為 44.1%,210RN 與 210N 大尺寸出貨量分別約為 24.3 和 14.4 GW,占比則分別為 27.7% 與 16.5%。
值得關注的是,2025 上半年 TOPCon 電池片中,210RN 尺寸的出貨占比已達約 31.4%,相比去年同期僅占約 8%,顯示其市占正快速擴大。隨著終端市場對該尺寸接受度提升,國內多數電池廠也於今年陸續將 18XN 等小尺寸產線轉為生產 210RN,以及時跟進愈發明確的市場趨勢。
2025 上半年,光伏電池片產業可謂瞬息萬變。三月間,受國內「531 搶裝潮」帶動,市場需求短期上揚,TOPCon 各尺寸電池片價格一度回升至每瓦 0.3 元人民幣以上。然而,隨著政策利多逐步退場,行情迅速反轉,截至七月初,電池片價格跌至歷史低點,最低僅剩每瓦 0.23 至 0.24 元人民幣,多數企業銷售價格已接近現金成本邊緣,生存壓力驟增。
所幸,近期一系列反內卷相關措施陸續出臺,為產業帶來正向信號。長遠來看,政策有望引導光伏行業走出供過於求的困境,並將行情逐步引導至健康、可持續的經營水準。對處於上下游價格夾擊中的電池片企業而言,有助於緩解虧損壓力,推動整體營運結構的修復與改善。
然而,政策效應的顯現與市場回暖仍需時間。短期之內,預計終端需求尚不足以支撐供應鏈價格大幅回升,行業競爭態勢依舊激烈。面對這場歷時已久的技術與成本競賽,光伏產業正站在變革的前夕。唯有能夠精準應對挑戰、強化品牌競爭力,並靈活因應全球政經局勢的企業,才能在動盪中站穩腳步,打造競爭優勢,迎來新一輪的成長機遇。
化繁為簡 月度更新 供需動向 一覽無遺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 ,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