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作者 Keira Zhang
更新日期 October 21, 2025

全球儲能市場

據 InfoLink 預測,2025 年全球鋰電池儲能新增裝機容量將達約 230 GWh,預計至 2030 年有望突破 722 GWh。目前,全球儲能格局已明顯呈現多元化增長趨勢,除中、美、歐三大傳統主力市場外,新興市場已快速崛起,成為全球儲能新增裝機的重要貢獻者,預計 2025 年將占全球總裝機的 18%。其中,擁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澳洲,正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本文將聚焦澳洲儲能市場,簡析其驅動因素與裝機預測。
 

澳洲儲能市場

澳洲能源結構正在經歷從傳統燃煤發電向新型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快速轉型。其國家電力市場(National Electricity Market,NEM)覆蓋東海岸五千餘公里,構成世界最狹長的互聯電網之一。但由於負荷中心與風光資源區分佈不均,導致電網結構薄弱。這種獨特的能源地理格局使電網對儲能的需求變得更為迫切。

  1. 驅動因素
    澳洲儲能市場的巨大潛力得益於自上而下的國家戰略與切實的電網需求,以及相對成熟的市場機制所共同驅動。
    • 政策支持:國家戰略與補貼激勵

      251020_InfoLink_Emerging market-Australia_tw1

      宏觀戰略層面,澳洲政府計劃到 2030 年實現可再生能源占比達 82%,並且明確「國家電池戰略」發展方向。具體政策方面,澳洲政府於今年八月宣佈進一步擴大產能投資計畫(Capacity Investment Scheme, CIS)。此外今年七月,23 億澳元戶儲補貼計畫開始實施,直接刺激了終端市場需求。
    • 根本推力:薄弱的電網與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接入
      澳洲北部太陽能富集區與南部主要城市距離遙遠,導致一定程度上的地理空間供需錯配。加之澳洲擁有高比例屋頂太陽能滲透率,使得午間可再生能源電量大發,電網面臨波動性壓力。這種結構性矛盾有效刺激了儲能剛性需求。
    • NEM 商業價值:雙重收益機制
      澳洲成熟的國家電力市場(NEM)為儲能提供了兩大關鍵收益支柱:
      • 能量套利:利用電價波動實現「低買高賣」。儲能系統在午間太陽能大發、電價低廉時充電,在傍晚用電高峰、電價升高時放電。澳洲 NEM 的峰谷價差顯著,使得能量套利成為儲能穩定可靠的基礎收入來源。
      • 頻率控制輔助服務:是澳洲儲能市場最具特色和高價值的收益板塊。為維持電網頻率穩定,儲能憑藉毫秒級快速回應能力,成為理想的暫態資源。據 AEMO 2024 年資料,此收入可貢獻大型儲能項目總收入的 40% 左右,這一市場規模隨著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還將持續擴大。
  2. 裝機預測
251020_InfoLink_Emerging market-Australia_tw2

綜合上述驅動因素——政策激勵、電網結構性矛盾與市場化收益機制,澳洲的儲能需求已形成完整增長邏輯鏈條。

一方面,宏觀戰略與補貼政策直接刺激了公用事業與戶用儲能需求的進一步加速,從最新公佈的第四輪 CIS 招標結果顯示,共計 20 個項目成功中標。其中,有 12 個為風電或太陽能配儲項目,總計規模達 3.5 GW/11.4 GWh;用戶側儲能方面,自今年七月澳洲政府推出 23 億澳元補貼後,據政府公開資料披露,僅首月新增裝機達近 2 萬套,相當於接近 2024 年全年裝機的 27%。可見,補貼政策直接促使戶儲短期需求迅速增長。另一方面,電價波動與輔助服務市場為項目提供了可計算的收益基礎,在這些條件疊加下,裝機增長將不再依賴單一補貼。

InfoLink 預測 2025-2030 年澳洲裝機將持續增長,2025 年澳洲儲能裝機將達 8.7 GWh,2030 年有望達 43.6 GWh。澳洲 GWh 級別以上項目頻出,據 InfoLink 最新推出的儲能新興市場需求資料庫追蹤,僅九月宣佈的新項目中,GWh 以上項目達 5 個以上。且在規劃項目中可以看出長時儲能需求日益明顯,配儲時長達 8 小時甚至更久,但目前仍以 2-4 小時為主。

現階段,澳洲儲能市場裝機量迅速增加的同時,也面臨諸多現實挑戰。伴隨項目併網數逐漸增多,部分區域電網擁堵問題日益凸顯,導致新項目併網週期延長、成本增加;同時,儲能項目的商業模式有待進一步開發,以確保項目長期經濟性;在全球儲能需求爆發背景下,澳洲作為新興市場的重要增量,未來我們還將持續關注。

儲能新興市場需求數據庫

洞察儲能市場脈動,把握海外佈局關鍵先機

Learn more
儲能新興市場需求數據庫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 ,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