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Intersolar Europe 於當地時間 5 月 6 日至 9 日盛大舉行,主要廠家仍是展示 N 型 TOPCon、HJT 產品、以及 BC 產品,與去年相比產品面向略有調整。因西班牙斷電事件反思,今年光+儲能討論熱度居高不下。
市場趨勢與政策背景
本次實地調研,歐洲今年需求相比去年維持或許出現縮減,主要國家支撐來自法國、義大利、奧地利、羅馬尼亞等市場維穩小增,部分國家如西班牙、希臘等地需求則受電價下滑影響分佈項目收益、政策並網時間展延等因素影響。今年需求或許將出現小幅下探的趨勢,市場普遍討論裝機 AC 側將落在 65-70 GW 的水準。
其中討論聲量較多的國家為:
- 西班牙大斷電事件
斷電影響讓市場重新思考長期能源結構的穩定性,雖短期來看影響並不明顯,當前需求仍是受到配儲補貼激勵影響,自去年展會期間就以聽聞部分項目推遲至 2026 年拉動,當前仍有許多項目規劃於 2026 年上半年集中拉動,因此短期影響較小。但本次事件讓國家借鏡反思,不少討論長期能源結構是否出現調整,長期需求發展目前較為悲觀。
- 德國
今年二月底實施的《太陽能峰值法》政策影響,針對近年快速增長的太陽能項目加強管理,並規定新建容量達 2 kW 以上者,在負電價時段將暫停發放 EEG 補貼,德國聯邦網路局(Bundesnetzagentur)資料也顯示政策影響,德國 2025 年 3 月新增約 0.79 GW 太陽能裝機,環比二月的 1.67 GWac 下降 53%,同比 2024 年 3 月的 1.4 GWac 則下降 44%。德國為歐洲最主要拉動需求的傳統大市場,此舉也引發業界對整體歐洲需求的擔憂。InterSolar 期間討論或許政策變動引發的影響將持續至三季度下旬。
本土擴產進度緩慢
在《淨零工業法案》(Net-Zero Industry Act, NZIA)的推動下,歐洲各國持續呼應當地語系化製造政策,試圖擺脫對單一國家在關鍵零模組與設備上的高度依賴。
然而對於本地製造的扶植政策來說,經過一年的討論,實際落定計劃有限,大多仍在商討階段,實際落地情況仍面臨諸多挑戰:本土製造企業普遍遭遇生產成本高昂、行政審批流程繁瑣、資金支援不足等壓力,使得產能規劃難以有效轉化為實際產出,且部分並非直接對於供應鏈提供補貼,歐洲整體在激勵本地製造的條件來說動力仍較緩慢。
從國別層面來看,目前可看到部分廠家有較明確的規劃出爐,廠址選擇主要位於羅馬尼亞、法國、義大利。根據 InfoLink 統計,歐洲本地的電池企業仍屬稀少,雖然模組端已有不少在地化佈局,但普遍面臨名目產能與實際產出存在顯著落差的問題。
然而現實層面仍需要考慮,當前歐洲本地製造的模組價格報價來到每瓦 0.19-0.20 歐元的水準,目前僅有部分示範項目使用本地製造模組。製造成本與售價仍是難以與進口模組競爭的劣勢。
技術與展品聚焦
在這次展會中,儘管多數量產市售模組與往年沒有太大變化,然而仍有可以看到幾家企業發佈概念新品。同時,展出模組也朝向更高效率發展。觀察廠家為了進一步提升 TOPCon 模組效率,突破 24% 甚至 25% 的效率水準,多數混合採用以下幾個技術方案:
- 矩形矽片技術(210RN)
- SMBB 與 0BB 的導入,上述展品多數擴大使用 20BB 以降低光線遮擋從而提升電流。
- 邊緣鈍化與直接半片技術。
- 背面的 poly finger 技術。
- 多分片設計。
- 金屬化印刷技術突破,包含開口率提升與線寬減少兩方面。然而,綜合以上較為極致且複雜的工藝,在成本考慮下能否帶來符合市場需求的量產產品仍值得期待與關注。
非標模組本次討論聲量也較高,在同質化競爭之下,部分廠家適應場景類型推出不同規格的產品。應用涵蓋農業太陽能、圍欄太陽能、陽臺太陽能甚至 BIPV 等新興場景。
- 在農業太陽能系統中,模組不僅供電,亦具備遮蔽、防霜與減緩乾旱等附加價值,有助於提升作物產量。
- 圍欄太陽能則在全球模組產能過剩、價格下探時,歐洲市場亦開始探索圍欄型太陽能的新商機,於製造廠家而言可消化非 A 規格產品、降低製造成本。此類系統透過垂直安裝設計,不僅延長日照時間,亦能創造早晨與傍晚的發電峰值。
- 陽臺太陽能與主打美觀的產品類型亦快速發展,近期也在討論搭配儲能的解決方案。
- 住宅使用者因屋頂美觀考慮,部分高端傾向選擇類瓦片、色彩噴塗等特殊外觀的模組產品,反映出當前價格趨同背景下,市場對差異化設計的接受度提升。

總結
歐洲展會今年討論熱度與去年相同,較火熱的議題仍圍繞在:需求變動、以及整體價格走勢,跟隨帶來的問題討論則集中在供應鏈何時能夠反彈?是否有廠家清退的可能性。
短期最先關注到的問題是近期供應鏈價格下探的問題,展會期間模組價格有明顯滑落趨勢,當前交付普遍落在每瓦 0.09-0.095 美元 DDP 水準,其中項目方價格水準稍高,而現貨價格已經不足每瓦 0.09 美元,多數落在 0.085-0.088 美元的水準。非主流瓦數交付每瓦 0.067-0.08 美元的價格水準。市場價格出現分歧。展會過後將展開新一輪的商談。
而對於供應鏈回穩議題,去年展會之中討論復蘇時點多落於 2026 年,然而如今考慮到供應鏈高品質發展以及 2024-2025 年上半年廠家出清速度確實較緩慢,讓多數討論聲音延後至 2027-2028 年或許供應鏈才能恢復穩定。目前仍需關注高庫存環節動態。
在回穩仍需耗時較久的情勢下,廠家需要思量在同質化競爭之下如何脫穎而出,因此今年特殊項目諸如農業項目、陽臺太陽能等發展蓬勃,今年廠家推出非標準產品略有增加,且光+儲討論聲量明顯火熱,廠家也開始探索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的推廣。
最後提供本次展會展品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