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太陽能產業邁入高效率、高可靠性與低成本並重的新階段,自 2023 年開始,傳統 PERC 技術已經基本被 TOPCon 技術所取代。儘管 TOPCon 技術憑藉極佳的性價比佔據市場主流技術,但各大廠家已仍在不停的尋求下一代晶矽電池技術路線。其中,主要以 TBC、HBC,HTBC 為代表的背接觸電池(xBC)技術,憑藉優異的轉換效率與模組美觀性,成為當前技術升級的熱點趨勢。儘管目前整體產能仍以頭部企業為主,且尚處於擴張與成本優化階段,但隨著制程日益成熟與降本顯著,xBC 技術被普遍視為繼 TOPCon 與 HJT 之後,最具產業化潛力的主流技術之一。本文將探討 xBC 技術的主要分類、廠家產能規劃與未來發展趨勢,以掌握其在全球太陽能市場中的戰略意義與產業機遇。
xBC 技術簡介:晶矽技術量產效率最高 美觀外型備受高端應用場景青睞
表 1. 主要電池技術路線比較
相較於 PERC、TOPCon 與 HJT 技術, xBC 技術已體現出其具備的多項優勢,首先,xBC 憑藉其獨特的背接觸結構設計,能有效消除正面柵線遮蔽,提升電池的受光面積與入射光利用效率,從而在轉換效率上展現出明顯優勢。從電池量產效率來看,TBC 目前主流電池效率已經大於 26%,相較於 TOPCon 和 HJT 技術已經展現出明顯優勢。
其二,xBC 技術具備高度結構相容性,可靈活結合 P 型與 N 型基底,並與 TOPCon 與 HJT 等主流電池技術融合,進一步衍生出 TBC、HBC、HTBC 等多種高效背接觸電池架構,有效推升電池效率與性能表現。
其三,得益於無柵線正面的簡約設計與整體美觀性,xBC 模組深受重視產品外觀與高性能的終端客戶與品牌企業青睞,特別適用于高階住宅與工商業屋頂等高端分布式應用場景,對於重視建築整體外觀的市場如日本及多數歐洲國家而言,市場吸引力尤為顯著。
發展現狀:隆基與愛旭引領 xBC 技術發展 2025 年產能有望突破 80 GW
圖 1. xBC 產能佈局(此處為市場訊息收集,如與實際情況有出入,以公司官方公告為准)
綜觀 xBC 技術現有的產能佈局和未來規劃,隆基與愛旭依然作為該技術的領頭羊。隨著隆基部分 HPBC 產能改造升級成 TBC 技術,同時疊加多個基地 TBC 新建產能落地,預計 2025 年 TBC 電池產能將達到 50 GW 左右的規模;愛旭方面,去年 TBC 電池產能達已經具備 20 GW,預計今年將進一步提升至 25 GW。另外,隆基和英發合作的 6 GW 也將於今年下半年投產,預計 2025 年末 xBC 產能將有望超過 80 GW。
雖然目前量產 xBC 技術的廠商仍較少,隨著 xBC 電池模組高效性能已經完全被市場認可,頭部企業基本均配備中試線/研發線甚至已經公開 xBC 產能規劃。
xBC 技術雖然 2023 年才開始嶄露頭角,其在 2023 年模組出貨僅約 7 GW, 2024 年的 xBC 出貨已經增長至 23 GW 左右,預計 2025 年 xBC 出貨有望提升至 35-40 GW 左右,已經展現出較快的增長率。
鑒於行業目前產能過剩明顯以及xBC技術投資額較高,同時考慮 TOPCon 與 xBC 技術相容性較高,預計後續 TOPCon 改造升級成 xBC 技術將有望成為 xBC 產能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xBC 成本下降顯著:相較於常規 TOPCon 技術性價比已初具競爭力
太陽能行業對 xBC 技術較普遍性的認知為雖然 xBC 具備高效率與美觀等優勢,但受制于成本較高導致發展緩慢。InfoLink 一直致力於各種技術發展態勢追蹤,截止 2025 年二季度,電池端,TBC 技術因為引入鋼板網印刷,銀漿單耗已經下降到和主流 TOPCon 技術相當的水準,另外,網版壽命的同步提升助力 TBC 技術金屬化成本已經下降到和 TOPCon 相當的水準。
模組端,TBC 技術因為使用扁焊帶的緣故,銅鋁複合焊帶得以量產,雖然在模組功率上仍有犧牲(1134*2382mm 模組功率犧牲約 2-3 W),但銅鋁複合焊帶米重較輕的特質以及稍低的售價助力 xBC 太陽能焊帶降本顯著,約節省模組 BOM 成本 2-3 分/W。
鑒於 TOPCon SMBB 技術金屬柵線圖案複雜導致短期鋼板網仍難量產;另外,TOPCon SMBB 模組主要使用 φ0.24-0.26 圓焊帶,因為焊帶直徑過細,同時考慮串焊環節存在焊帶壓扁動作,易導致銅鋁複合焊帶中的鋁外露從而引起可靠性失效。
正是因為當前鋼板網以及銅鋁複合焊帶短期很難在 TOPCon SMBB 上量產使用,近期觀測到 TBC 成本與常規 TOPCon 成本差距收窄顯著。
圖 2. 雙玻模組不含稅成本對比模擬
從圖 2 成本對比可以明顯看出,常規 TBC 電池環節因為未使用鋼板網的緣故,其銀漿單耗仍然較高;模組環節因為仍然使用常規銅焊帶,導致其模組成本相較於 TOPCon 仍處於劣勢。電池和模組環節成本均較高的背景下顯示常規 TBC 相較常規 TOPCon-SMBB 技術成本仍高出約 7 分/W。
鑒於 xBC 技術電池和模組效率領先 TOPCon 仍然較高,xBC 廠商模組端引入銅鋁複合焊帶雖然犧牲部分功率,但是功率優勢仍較明顯,核心是該模式可以換取模組端成本顯著下降;同時疊加電池環節鋼板網的使用,綜合電池+模組不含稅成本相較於常規 TOPCon SMM 技術僅高出約 3 分/W, 考慮 TBC 相較於 TOPCon 仍然有約 5-7 分/W 的溢價,低成本路線的 TBC 性價比相較於常規 TOPCon 技術已經展現出競爭力。
趨勢展望:低迷太陽能行情制約 xBC 快速增長
圖 3. 各技術市占率預估
前期因為 xBC 技術較複雜的工藝,較高的投資成本,尤其成本較高,導致 xBC 技術產能增長緩慢。儘管當前 xBC 在成本端已經取得大幅降本,已經展現出不輸於甚至優於 TOPCon 技術的性價比,但是考慮太陽能行業剛經歷過 TOPCon 替代 PERC 的技術變革以及當前產能過剩明顯,市場上的各類技術均處於虧損狀態。另外,xBC 技術不管新建還是來源於 TOPCon 技術升級改造,均需大量的資金,雖然越來越多的企業宣稱佈局 xBC 技術,但從前期的佈局規模以及仍在觀望的態度上,InfoLink 分析認為制約 xBC 快速增長的核心阻力已經從過去的高成本過渡到低迷的太陽能行情。若太陽能行情能在 2027 年前緩和,相信 xBC 技術市占率將高於當前預期,當然,即便如此低迷的太陽能行情,憑藉 xBC 技術已經展現出的性價比以及高功率表現,2028 年仍有望達到約 20% 左右的市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