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作者 InfoLink
更新日期 November 20, 2025

锂矿及锂盐

近期碳酸锂价格大幅攀升。11 月 19 日,碳酸锂主力合约 LC2601 一度突破每公吨 10 万元人民币,为 2024 年 6 月以来新高。截至 11 月 20 日,锂辉石精矿(SC6)CIF 报价每公吨 1,080-1,090 美元,均价每公吨 1,085 美元,环比上涨 17.9%;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每公吨 8.5-9.2 万元人民币,均价约每公吨 8.9 万元人民币,环比上涨 10.5%。本轮碳酸锂价格快速上涨,既有年底供需基本面的显著改善,也有期货端资金与情绪共振的影响。目前市场普遍认为枧下窝等关键项目短期内难以复产,年末供应端增量预期较低。需求方面动力及储能年末维持高位,支撑碳酸锂进一步去库。但碳酸锂大幅涨价后,基差表现偏弱,下游多数仍按需拿货。展望后市,2026 年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从免征到减半征收,明年一季度预计动力需求回落明显而储能需求维持相对稳定。碳酸锂供需偏紧现象预计延续至十二月后逐步缓和,现阶段价格处于高位,后续上涨动能有限。
 

中国区市场电芯(储能电芯)

近期储能电芯报价持续上行。根据最新统计,方形磷酸铁锂储能电芯 100 Ah 价格区间为每瓦时 0.350-0.420 元人民币,均价每瓦时 0.385 元人民币;280 Ah 价格区间为每瓦时 0.270-0.350 元人民币,均价每瓦时 0.310 元人民币;314 Ah 价格区间为每瓦时 0.270-0.350 元人民币,均价每瓦时 0.310 元人民币。十一月以来,头部企业订单排产已延续至明年一季度,叠加产能紧张与原材料涨价,推动报价持续上调。据统计,六氟磷酸锂价格从十月下旬每公吨约 7.9 万元升至十一月下旬每公吨 14.9 万元,环比增加约 90%;铁锂储能所用电解液十月下旬从每公吨约 1.75 万元上升至十一月下旬每公吨 2.45 万元,环比增加约 40%。电解液行业在经历两年出清后产能显著收缩,近期需求爆发导致供应缺口。短期内电芯价格在上游价格回落以及需求转淡前或维持高位。
 

中国区市场储能系统

近期国内储能系统开标数量与规模阶段性萎缩,受电芯持续涨价以及头部 PCS 企业四季度有所涨价影响,储能系统中标价小幅回升。根据最新统计,直流侧液冷集装箱(2h)价格区间为每瓦时 0.37-0.48 元人民币,均价每瓦时 0.43 元人民币;交流侧液冷集装箱(1h)价格区间为每瓦时 0.74-0.80 元人民币,均价每瓦时 0.77 元人民币;交流侧液冷集装箱(2h)价格区间为每瓦时 0.44-0.56 元人民币,均价每瓦时 0.50 元人民币;交流侧液冷集装箱(4h)价格区间为每瓦时 0.42-0.50 元人民币,均价每瓦时 0.46 元人民币。近期大规模招标项目明显减少,企业中标价较九、十月有所上升。构网型储能项目较跟网型平均仍保持每瓦时 0.10-0.15 元人民币的中标溢价。

11 月 10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未来电力系统的总体方向:到 2030 年基本形成协同高效的多层次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全国新增用电量主要依靠新增新能源发电满足;到 2035 年建成适配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新能源顺利接网、多元利用和高效运行。政策在资源布局侧提出分类引导:沙戈荒基地采取外送与就地消纳并举模式,明确送受端责任;西南地区强化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提升外送通道利用率;海上风电则以近海和深远海统筹布局、集约化构建输电网络,并以沿海地区本地消纳为主。在发展模式上,文件强调通过产业协同推动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同时加速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整体来看,《指导意见》为储能提供了从需求端、交易端到调度端的系统性利好,使储能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的角色更明确、收益路径更清晰,也将推动行业加速迈向高效率、高价值、深度参与调控的新阶段。

储能产业链 价格成本预测报告 新增覆盖:

⦁ 306 Ah 储能电芯海外价格预测 ⦁ 直流侧储能电池舱 4h 液冷集装箱价格预测|点击索取报告样本:

Learn more
储能产业链 价格成本预测报告 新增覆盖: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 ,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