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作者 InfoLink
更新日期 April 29, 2025

隨著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壁壘持續升級,全球鋰電池產業鏈正加速重構。儘管美國市場對中國儲能電芯的依賴度高達 90% 以上,但美國自今年起仍逐步提高對中國進口儲能產品關稅,促使儲能電芯企業紛紛加快海外產能佈局,以建立更具韌性的供應網路。

InfoLink Consulting 對海外儲能電芯產能的區域分佈、建設進度與擴張趨勢進行梳理與解析。
 

產能概況:儲能電芯海外產能規劃初具規模

截至 2025 年 Q1,全球已明確規劃的海外儲能電芯相關的產能總量約為 102 GWh(包含部分動力產能,但未明確區分),其中儲能專用電芯產能規劃約為 52 GWh。
從區域分佈觀察,儲能電芯相關產能規劃分佈於東南亞、北美、南歐、東亞、東歐等地區。其中,東南亞以約 40% 的占比位居首位,主要由億緯鋰能馬來西亞工廠、LGES印尼合資工廠、瑞浦印尼工廠組成。北美地區則為第二大佈局區域,主要由 LGES、遠景動力與國軒高科等。
 

選址熱點:印尼與摩洛哥崛起 兼具原材料與成本優勢

面對美國貿易制裁的加碼與產地規則日趨嚴格,印尼與摩洛哥成近年來受矚目的兩大擴產熱點,具備以下三大優勢:
1.    人力資源優勢:兩地皆擁有相對成本較低的勞動力市場,有利於大規模制造型產業發展。
2.    原材料優勢:印尼作為全球最大鎳礦儲量國,以鎳為核心吸引鋰電產業鏈頭部企業落戶印尼,並在近年逐步擴展磷酸鐵鋰產業鏈;摩洛哥作為磷礦儲備大國,已初步建成圍繞“磷酸鐵鋰”的鋰電產業生態圈,目前兩地皆已具備磷酸鐵鋰正極、負極等產業鏈上游主材產能。
3.    貿易政策與關稅優勢:在多輪關稅加碼及當地環境下,印尼相對于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關稅較低;摩洛哥更因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而享有稅收優待,因此雙雙成為中國企業全球化佈局的重要據點。


20250429_InfoLink_Expansion of energy storage _tw1
 

建設進度:LGES領先 建設以低成本、低風險為導向

從企業角度分析,以儲能專用電芯規劃產能計算,目前 LGES 為海外擴產最積極的企業,其規劃產能已超過 10 GWh。過去,LGES 儲能電芯產能主要集中於中國國內,但 2024 年起逐步加快海外佈局的腳步,未來一年內,LG 東南亞印尼合資工廠、北美密西根工廠、東歐波蘭工廠將相繼完成儲能電芯產能的投運。

從建設進度來看,多數儲能電芯海外專案處於廠房建設與設備進廠階段,結合各區域的投資建設週期,InfoLink預估海外儲能電芯產能將迎來躍升,至 2027 年海外儲能電芯可實現 50 GWh 以上的年產能規模。

20250429_InfoLink_Expansion of energy storage _tw3
20250429_InfoLink_Expansion of energy storage _tw4
 

綜合本輪海外擴產的產業觀察,可歸納出三項策略性特徵:

  1. 節約導向的轉產模式

    部分廠商選擇以現有的動力電芯工廠作為母體鋪設儲能電芯產線,或透過將動力電芯產線改建為儲能電芯產線,節省建設時間與初始投資成本。

  2. 投資規模穩健、試點式推進

    本輪擴能暫未出現大規模投資跡象,投資計畫以試探性為主,通過 10 GWh 以下的小規模投資,摸著石頭過河 。

  3. 對美國當地擴產持觀望態度

    儘管本輪貿易壁壘起於美國,且美國有 IRA 政策做為驅動力,但美國本土儲能電芯產能仍未大幅擴張,企業顧慮主要集中在政策不確定性、製造成本高昂與北美地區上游相對欠缺等因素,因而傾向先在其他較低成本區域設廠再輻射供應北美市場降低風險。
     

謹慎試水 借鑒太陽能小步快走模式靈活化

儲能行業可充分參考太陽能產業早期海外擴張經驗,特別是對於原產地規則、地緣政治等變數進行預判與模擬推演。建議企業採取「穩中求進、因地制宜、小步快走」策略,根據出口市場需求特性與目標國政策環境,建立模組化、多節點的韌性產能佈局,以因應快速變化的全球貿易格局。

欲瞭解更多海外佈局戰略,InfoLink 全球儲能供應鏈資料庫具備完善資訊,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

2024 全球鋰電池供應鏈數據庫

數據庫報告涵蓋全球鋰電池市場供需情形,深入儲能領域的電芯環節,統計各企業的產能、產量、出貨等細部數據。

Learn more
2024 全球鋰電池供應鏈數據庫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 ,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