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光伏海關數據分析報告
化繁為簡 月度更新 供需動向 一覽無遺
印度商工部貿易救濟局(Directorate General of Trade Remedies, DGTR)於 2025 年 9 月 29 日公佈對中國進口電池與模組的最終反傾銷「建議」徵收稅率,規劃徵收期為三年。本次調查自 2024 年 9 月 30 日啟動,調查期為 2023 年 4 月至 2024 年 3 月。另外,印度不同於美國雙反機制,通常不進行年度稅率複審,也不追溯調查立案前的進口量,因此一旦財政部正式徵收,稅率在有效期內基本不會調整。
但須注意的是,印度商工部不具徵稅權,最終是否徵稅及具體時間點仍待財政部決定。以過往玻璃、膠膜等光伏輔材反傾銷案例而言,印度財政部通常會在 DGTR 公佈判決後 1-3 個月內正式徵稅。
*反傾銷調查根據傾銷或損害幅度,執行從低徵稅原則,以較低者為准
本次調查共涵蓋 118 家中國出口企業,其中抽樣的 3 家廠家中,晶科與天合免徵收稅率,愛旭稅率為 23%。其餘 18 家雖配合調查但未被抽樣的企業同樣適用 23%,其餘中國廠商則統一徵收 30%。此外,印度進一步限制轉口貿易,凡在東南亞等地生產、經中國轉運後出口至印度的產品,同樣適用 30% 稅率。
由於 ALMM 模組清單已限制政府項目不得使用外國模組,本次反傾銷稅對模組進口影響有限。相較之下,考慮到 ALMM 電池清單將於 2026 年 6 月正式生效,若本次反傾銷稅於 2025 年 11-12 月徵收,為規避稅負,印度市場可能自十月起提前囤貨電池,短期進口量預期將再次走高,並可能在年底前維持高位。
根據 InfoLink 海關資料測算,印度 2025 年 7、8 月自中國進口電池量分別為 5.9 GW 與 6.5 GW,環比增長約 69% 與 10%。除反傾銷稅帶來的提前備貨外,以下政策亦共同推升短期進口需求:
從長期來看,雖然稅率實施前的囤貨會推升進口,帶動短期需求,但整體影響仍僅限於短期。隨著 ALMM 電池清單在 2026 年 6 月正式落地,經營印度市場的電池廠家均將面臨衝擊,中長期進口量的衰退已是定局,未來印度市場將逐漸轉向進口上游矽片甚至矽料,並且集中在本土產能擴張,並可能通過與中國等地的廠商進行技術合作,提升供應鏈自給能力。
化繁為簡 月度更新 供需動向 一覽無遺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 ,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